在广东宏远男篮的人才梯队中,身高2米26的年轻中锋徐昕曾被寄予厚望。自四年前升入一队以来,他承载着球迷对“下一个易建联”的期待。然而,时光荏苒,四个赛季过去,这位静态天赋出众的年轻内线并未在名帅杜锋的体系中成长为绝对主力。如今,随着转会窗口的开启,徐昕选择了告别宏远,转会至一支能提供更多机会的球队。这次换队,既是他职业生涯的一次转折,也是一场关于自我证明的豪赌。
徐昕的广东生涯可谓高开低走。年仅18岁便升入CBA豪门一队,其惊人的身高和臂展让他迅速成为焦点。在杜锋指导麾下,他获得了不少出场机会,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身体对抗偏弱、比赛经验不足、防守选位和篮板卡位意识有待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广东队追求快节奏、强转换、全场紧逼的战术体系里,移动速度并不占优的徐昕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尽管每个赛季他都有所进步,但成长的幅度未能达到外界预期,始终在轮换阵容的边缘徘徊。
杜锋指导对年轻球员的严格是出了名的。他习惯于在场上大声指导甚至批评队员,这种“严父”式的执教方式对某些球员是激励,对另一些则可能是压力。对于徐昕这样性格相对内向的年轻球员来说,在聚光灯和高压环境下未能完全释放自我,其发展确实受到一定制约。广东队作为冠军之师,成绩压力巨大,杜锋很难给予年轻球员过多的容错空间去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徐昕的锻炼时间。
转会,对于徐昕而言,无疑是一次解放。新球队或许实力不如广东强劲,但能提供他最需要的东西——稳定的出场时间和战术地位。在一支中游或重建中的球队,他可以获得大量实战机会,在真刀真枪的比赛中磨练技术、积累经验、建立自信。他无需再在有限的几分钟上场时间里患得患失,害怕一个失误就被换下。这种心理层面的解放,可能正是他突破瓶颈的关键。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离开了广东队的体系,也意味着离开了身边众多国手级队友的牵制和支援。徐昕需要在新环境中学会如何作为内线核心去承担责任,如何在高位策应、低位单打、护框防守等方面做出更直接的贡献。他2米26的身高是巨大的优势,但如何将身高优势转化为赛场上的统治力,是他必须解决的课题。他需要增肌以提高对抗能力,需要完善篮下脚步和终结手感,更需要学会如何避免伤病困扰。
这次转会,是徐昕职业生涯的“独立宣言”。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但可能更广阔的道路,去回答外界对他长达四年的质疑:他究竟是未能兑现天赋的“璞玉”,还是本身潜力有限?脱离杜锋指导的严格体系,他能否通过自我驱动取得更大进步?新球队的环境和教练的信任,将为他提供一个全新的舞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对于中国篮球而言,我们也乐见一位有特点的年轻球员能通过变换环境获得新生。国内优质大个子稀缺,徐昕若能打出来,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队长远发展都是好事。他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年轻球员的成长路径并非只有一条,有时候,一次勇敢的转身,或许就能看见不一样的天空。
新赛季的哨声即将吹响,所有目光都将聚焦于这位踏上新征程的“高塔”。他能否用一场场扎实的表现,将问号拉直,成为真正的内线支柱?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